职教政策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职教政策<<职教政策 
职教政策
  • 1
  • 2
  • 3
  • 4
  • 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工程实施方案

浏览量:224 时间:2024-01-17 19:34:1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湖北建设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现就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工程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着眼“一体两翼”架构,着力推进“专业、课程、师资、基地、教材”新基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到2027年,具有湖北特色的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基本建立,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基本形成,部省共建、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的湖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基本形成,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深化产教融合

1.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为重点,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全省重点建设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实行实体化运作,统筹域内教育资源,协同推进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责任单位:职成处、高教处、科技处,各市州教育局,有关本科高校,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湖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为基础,优先选择部分重点产业领域,由龙头企业和高水平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牵头,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组织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责任单位:职成处、高教处、学位办、科技处,有关本科高校,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3.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我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五大优势产业和九大新兴产业,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引导职业学校加快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康养等产业新兴专业和家政、养老、托育等领域人才紧缺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化工、建筑、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湖北产业链的专业布局,实现每条产业链有1-2所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重点对接服务发展。(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4.对接区域发展统筹职业学校布局。鼓励产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吸引职业学校到园区建设产教融合园区,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共生共长,对产教融合成效明显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计划安排、教育项目建设、学科专业点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组建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5.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学校,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建学生宿舍、食堂、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鼓励校企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合作培养急需人才等。(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财务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6.打造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聚焦我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集群,突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建设一批区域开放型公共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服务区域内各类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培训、技术研发、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到2025年,建成50个左右省级实践中心,其中10个左右入选国家级实践中心。(责任单位:职成处,各市州教育局,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7.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面向重点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岗位,遴选优质生产企业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到2025年,遴选认定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不少于30个。(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8.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聚焦我省重点区域、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推动有关院校对标对表加快创建,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支持专科层次“双高”计划院校符合条件的特色骨干专业试点举办职业本科专业。到2025年,努力建成3—5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争取其中1-2所入选国家职业本科强校。(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学位办,完成时限:2025年底)

9.建立职普横向融通机制。将职业学校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各阶段全面开放,增强学生对职业及职业教育的认知。将职业体验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和综合素质评价,共建共享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因地制宜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鼓励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享。加强综合高中建设,使不同发展潜质学生能够灵活自主选择适宜的教育。(责任单位:基教处、高教处、职成处、发规处,各市州教育局,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10.健全推进纵向贯通机制。进一步完善技能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统一高考招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增加技能高考类别,优化技能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扩大应用型高校在技能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完善技能拔尖人才、退役军人等群体招生政策。完善中高职“3+2”、高职本科“3+2”等长学制培养机制,扩大衔接培养规模,拓宽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校之间的升学通道。改革专升本招生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湖北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体系。(责任单位:职成处、高教处、省教育考试院、省招办,完成时限:2027年底)

11.加快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鼓励一批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鼓励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对应用型高校单独分类考核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项目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责任单位:发规处、高教处、职成处、财务处,有关省属本科高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12.实施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计划。推动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鼓励职业学校承接各类补贴性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培训,支持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13.实施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加强涉农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医定向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等专项计划。(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14.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依托湖北开放大学建设湖北省教育学分银行,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做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满足社会人员提升学历需求。统筹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湖北老年开放大学,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责任单位:职成处、高教处、科技处,有关高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三)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15.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和学生生源变化,在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的基础上,聚焦土地、校舍、教师、设备等关键要素,尽快补齐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到2025年,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职成处、发规处、财务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16.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巩固高职专科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对接产业、支撑发展、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和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20所以上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50个以上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其中列入国家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院校10所以上。(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17.实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推动升学与就业并重,建设一批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到2025年,基本建成50所以上省级优质学校、90个以上优质专业,其中列入国家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30所以上。(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18.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落实《湖北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鼓励行业牵头或行业、企业、学校等共同开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到2025年,建设省级优质教材300种以上,其中国家级优质教材100种左右。(责任单位:职成处、教材办,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19.开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基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组织校企共同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有效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应性。到2025年,遴选认定省级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50个左右,其中国家级10个以上。(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0.开展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重点建设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融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到2025年,遴选认定300门左右省级一流在线核心课程,20门左右入围全国一流核心课程。(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1.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构建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主体、国赛为示范,上下衔接、内外贯通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每年定期组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健全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设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每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300项。(责任单位:职成处、思政处、高教处、省教科院,各市州教育局,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2.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加快推进我省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到2025年,全省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责任单位:教师处、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3.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健全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省、校三级培训体系,建设一批校企共建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实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造就一批能够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军人才。每年定期组织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每年省级培训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不少于3000人次。(责任单位:职成处、教师处、省教科院,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24.畅通职业学校教师校企双向流动。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严格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组织开展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到2025年,我省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责任单位:人事处、职成处、教师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五)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25.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聚焦服务湖北优势特色产业,引导省内具有专业优势的职业学校,自主建设一批“能学、辅教、促改”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到2025年,建成50个左右省级资源库,10个左右入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6.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引导职业学校自主开发或校企合作开发各类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有效解决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到2025年,建成5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0个左右入选全国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责任单位:职成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7.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各职业学校要加大智慧校园等建设力度,建设校本大数据中心,持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办学深度融合。到2025年,争取建设5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10所左右入围国家级标杆学校。(责任单位:职成处、科技处、信息中心,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28.强化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国家和省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持续丰富优质资源,创新建设与应用激励机制,强化数字化资源应用,以“信息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专业。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区域或行业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教师队伍数字化专业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责任单位:职成处、信息中心、省教科院,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7年底)

(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29.实施“职教出海”行动。立足湖北优势、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建设若干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职业教育标准、优质教学资源、专业仪器设备装备。鼓励职业学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中文+职业技能”国际中文教育新模式,有组织打造职业教育境外办学项目。到2025年,努力建设和认定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职业教育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各5个,建设和认定优质教学资源10个。(责任单位:职成处、对外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30.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立足学校骨干专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线发展,支持引进国(境)外先进职业教育资源。扩大来华留学和培训规模,做强国际合作品牌。到2025年,建设30个左右省级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10所左右入围国家级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责任单位:职成处、对外处,各职业学校,完成时限:2025年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各地发展职业教育责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定期研究、协调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市、县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

(二)加强经费保障。统筹用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各地要全面落实公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探索建立分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足额落实生均经费标准,并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逐步提高。鼓励各地将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地方政府专项债、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支持范围。

(三)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研究,为推进湖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职业教育正面宣传,讲好职教故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充分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地  址:湖北省宜都市陆城宜华大道26号

传  真:0717-4843118

网  址:http://www.ydvtc.com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 | 版权所有 

鄂ICP备案号20010822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